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医院新闻 >>媒体聚焦

医院新闻

媒体聚焦

[人民日报] 体验医疗 理解医生

发布时间:2014-09-23 浏览次数:
字号: + - 14

2014年“相约守护”互换体验季活动

体验者:《人民日报》记者 王浩

体验岗位:北京老年医院临终关怀病房护理岗位

 

北京老年医院周艳青

看见最多的就是死亡

《人民日报》记者 王浩

 

医院是大多数人离开世界的最后一站。8月22日上午8时,记者来到了北京老年医院,跟随临终关怀病房护士周艳青体验护理工作。她从事护士工作已25年。

交班时,夜班护士交代了每一位缓和的身体状况和注意事项,周艳青开始一天的工作。临终关怀病房共有20多名临终老人,她负责其中6位老人。

周艳青在病房认真检查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。查房后,紧接着做日常护理,包括配液、输液、吸痰、测血糖、量体温等,还需要执行医生临时医嘱。她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歇,来来回回穿梭在配药室和病房之间,连看一眼手机的时间都没有。

“因为病人的特殊性,有些看似简单的护理工作做起来十分费力。”周艳青此刻正在给一位昏迷的老人打针。患者长期昏迷,上肢蜷缩,在护工的配合下,她先把患者的胳膊抬起来并固定住,然后仰着身体,仔细地寻找血管。旁边工作人开玩笑说,周护士的打针姿势难度真高。

临终关怀病房的病人长期昏迷,能交流的寥寥无几。周艳青推开一间病房的门,对记者说,这位王教授还能做简单的交流,每次来换药,她都和他说说话。

“王教授,您还认识我吗?”

“认识你,你是我住过的三个医院服务态度最好的护士。”

“那我是谁?”

“你是小李。”

“我是周护士。”

周艳青转过头对着记者苦笑。王教授虽然能说话,但是意识不是特别清楚,而且因为白内障完全看不见。

和病人无法交流,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。根据病人的描述作判断,有些症状需要及时告知一声,有些症状进行普通护理就行。周艳青无法获得病人真实感受,只能靠经验来作出判断。

忙完日常检查和护理,执行完医嘱,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,这是周艳青一天难得可以喘息的时段。简单地吃过饭后,她回到办公室开始填写各种表格。她说:“坐着填写表格,对我们来说就是休息。”

“我们人手真的太少了。”这时护士长走过来说,“美国医院护士和病人比例可以达到1:1,像周护士一个人负责6个人,工作量真的很大。”

13时,同样的流程再次继续,配液、输液、测体温、测血糖、执行医嘱……

下班前,有护士走进来提醒某位患者停用所有的点滴。周艳青说,这位患者因为长期卧床,血管和骨骼已经畸形,外部进入的液体无法顺畅地在体内流通,和他的家人商量后,决定停止输液。没有了药物帮助,病人很快全身感染,最多也就几天的时间。

一位护士进来对周艳青说,下周你回来上班,可能就见不到22床的病人了。医生说她最多只能坚持2天了。

16时,周艳青交接班,结束一天的工作。她说:“我们间的最多的就是死亡。”...............

 

记者手记:

为生命赢得最后尊严

 

临终关怀病房是北京老年医院的特色病房。这里不像急诊室那样喧闹忙碌,不像ICU那样时刻处于备战状态,而是非常安静,只有护士和医生偶尔喊话的声音。每个病人也都保持想吐的姿势,静静地躺在床上,手里握着卷成柱状体的毛巾,以防止手掌长期蜷缩产生变形。全身插满管子,头上的机器滴滴地记录着生命的迹象。

这些老人被医护人员精心照料着,安然地去世。我国未富先老,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,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%,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越来越多。但是临终关怀在我国还受重视不够,提供相关服务的医院和社会组织力量十分有限。临终关怀不只是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,更需要对生命的敬畏。周护士事无巨细,即使再平常不过的输液,她也要反复确认,这种较真的劲头实际上是对老人的关爱,对生命的尊重。

医院是每个人生老病死的地方,也是让人对生命产生敬畏的地方。暴力伤医挽不回生命的尊严。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。医患双方需要换位思考,互相理解,携手为生命赢得尊严。

 

摘自2014年9月12日《人民日报》